与食品价格相关的通货膨胀率在过去一年有所下降。图片来源:GABBY JONES/BLOOMBERG NEWS
文章来源: 华尔街日报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许多美国人认为美国经济和自身财务状况不佳,但实际情况好于他们的感觉。
在《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对美国大选摇摆州进行的最新民意调查中,74%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中,通胀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了。
所有七个州的受访者都给出了这种评判,这令人吃惊和警醒——但根本不是事实。我不是在陈述一个观点。这不是理性的人会有分歧的事情。如果硬性经济数据能说明什么,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去年的通胀已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了。
在截至今年2月份的12个月中,根据有百年历史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3.2%,而上年同期为6%。即便使用稍有不同的时间跨度,或稍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例如美联储偏好的指数),你也会得到类似的结果。剔除食品和能源,或者只看食品和能源,通胀依然是下降了。
是的,有些人面临了更高的通胀率(比如买了房子的人),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胀是下降了。
然而,普通人却认为通胀上升了。
在经济问题上,感觉与事实相矛盾,而感觉正占据上风。这对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的连任希望显然是个坏消息。他无法直白地对选民说他们错了,他如果这么做就会被说成不了解民情。而且这可能不会改变任何事情。这种感觉似乎反映了一种与数据脱节的整体性悲观看法。
我们很容易将其归咎于误解。通胀率下降意味着物价水平仍在上涨,只是上涨速度比以前慢了。人们有时会将通胀与物价水平混为一谈,并认为通胀恶化是因为物价水平不断上升(物价下降的情况很罕见)。
由哈佛大学经济学家Stefanie Stantcheva撰写、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揭示了人们对通胀究竟有着怎样的看法和感受。研究发现,半数受访者对通胀的定义是正确的,即通胀指的是物价涨幅。另一半受访者对通胀的定义不正确,他们提到了“哄抬物价”或“万物价格皆过高”等说法。因此,有些人可能把高物价和高通胀混为一谈了。但这足以解释得通我们的调查结果吗?未必。
此外,感觉与事实之间的差距远远超出通胀的范畴,这有力地说明原因也不在措辞的选择上。
过去的一年里,股市屡创新高,房价保持稳定或有所上涨,存款利息也有所增长,但更多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投资或退休储蓄往错误的方向发展,比例为47%对41%。
去年,共同基金巨头Vanguard的客户退休账户平均增长了19%。诚然,这无法弥补2022年20%的跌幅,尤其是剔除通胀因素后的跌幅。但这并不能说大方向是跌了而非涨了。
更多受访者认为,在过去两年中,经济状况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坏了,比例超过2:1(56%对25%)。鉴于就业强劲增长,失业率接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低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去年实际上加速增长),受访者的这种感受并不符合事实。
俗话说,GDP不能当饭吃。但“食”也是GDP的一部分,虽然几年来人们一直说他们在减少食品杂货支出和外出就餐,但数据显示,在剔除通胀因素影响后,美国人在食品杂货和餐馆就餐方面的整体支出比2019年有所增加。
诚然,从2021年到2023年初,通胀和短缺问题颇为严重,此后数据的改善或许尚不足以抹去那些糟糕的记忆。不过,有证据表明人们确实注意到周围的情况在变好。例如,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调查发现,消费者信心已上升。
此外,尽管认为全国经济状况糟糕的受访者占比要高出一大截,而认为本州经济状况良好的受访者占比也高出差不多同样的一大截。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选民往往给国会打低分,却给他们自己的代表打高分。但是,好国会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政治立场,而好经济的定义应具有某种客观性。除少数央行官员外,有谁不希望失业率降低呢。而摇摆州的经济已在很大程度上与全国经济同步。
许多对不管经济问题的美国人仍在餐馆大快朵颐。
图片来源:MARCO BELLO/REUTERS
所有这些都暗示,围绕通胀和经济的负面看法与关于这个国家的更深层次悲观情绪相互交织——也就是我以前所说的“牵涉痛”。
Stantcheva的研究显示,通货膨胀会唤起更广泛的不公平之感。人们往往会认为物价上涨快于工资上涨,认为公司给商品提价是因为它们可以提价,不给员工加薪是因为它们不必加薪,认为富人总是可以更好地应对通胀。(事情有时确是这样的,但长期看就并不一定如此了)。
Stantcheva告诉我,通胀显然会带来不好的感受,而对国家或经济的不良感受可能会让人们更加悲观地看待通胀。例如,她的研究发现,经济学家会把较低的失业率与较高的通胀联系起来,公众则认为疲弱的增长、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相伴而生。正如一位参与调查的受访者所言:“对我来说,高通胀之下,经济不仅仅是受伤,而是过于艰难,让人难以保持乐观。”
那么,如果对通货膨胀的看法是更广泛的悲观情绪的一个函数,这种悲观情绪又从何而来呢?
一个常见的罪魁祸首是媒体。最近,Nature对网络新闻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标题中每出现一个负面词汇,点击率就会提高2.3%。这种负面偏好并不新鲜:根据研究,20世纪90年代的失业问题是这样,2020年的新冠疫情也有这种现象。(社交媒体更是这样,被称为末日刷屏是有其原因的。)Brookings最近由Ben Harris和Aaron Sojourner进行的一项分析表明,近年来经济新闻的负面偏好有所加剧。
但媒体的负面报道并不一定会导致公众的悲观情绪,可能只是与之相关而已。Stantcheva的研究发现,虽然人们从各种媒体中获取有关通货膨胀的信息,但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感受。人们会浏览那些能证实他们偏见的媒体,而媒体倾向于给消费者看他们想看的内容,尤其是拥有精准算法的社交媒体。
媒体和公众情绪悲观的原因是一样的:他们对美国感到担忧。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的不仅仅是降低通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