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倍可亲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高校事业编制的“铁饭碗”,要没了。
近日,山东省人社厅等10部门向省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发布通知,正式启动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全面改革。
山东省此次转制是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切面,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尽管被划分为公益二类的高等院校不涉及此次转制为企业的改革,然而取消编制的飓风,其实早已刮过高校。
被打破的“铁饭碗”
高校不会转制为企业,但高校编制却已抢先一步“企业化”。
去年,上海市发布的《高等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到的“未来将深化高校教师编制管理改革,扩大企业编试点高校范围”,曾一度引起巨大关注。
“企业编”是什么?
青海师范大学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研究员包万平解释道,“‘企业编’可以简单理解为大家熟知的‘体制内的编外人员’。”
在高校,聘用编外人员已经成为常态化现象。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刚曾观察国内某省的10所高校发现,相比2016年,2020年10所高校各类编外教师数量平均增加了492人。
编外教师的大幅增长,源于我国对于高校教师编制的一场长期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教师实行身份编制,编制直接与教师本人一一对应。上世纪90年代,为了扩大学校的人事自主权,教师从身份编制转为岗位编制,编制只与岗位对应而与人无关。
直到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对外宣布,2018年起,大学和公立医院不再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事业编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同一年,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明确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将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只出不进,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事业编制。
2020年,山西省人社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人事管理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年初统一下达增人计划的管理模式。将增人计划的权力下放到学校层面,此举被认为从根源上改变了高校等单位事业编制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