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中青评论 于 2023-11-18 09:40: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一边主动拥抱新技术,一边确保科技向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AI工具开始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发起关于AI工具使用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055份。调查结果显示,84.88%受访者曾使用过AI工具,其中16.30%受访者经常使用AI工具,57.49%受访者偶尔使用,19.43%受访者基本不用。
从这组数据上看,说AI已经在当代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扮演重要角色,恐怕一点都不夸张。从未使用过AI工具的年轻人目前已属少数,未来想必还会越来越少。具体而言,AI工具被受访者应用于资料查询、翻译、写作、计算、制表、绘图修图、音视频生成、Ppt制作等多种场景。77.51%的受访者都认为,AI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
在AI工具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技术实力面前,不论是早就预言AI必将大有作为的人,还是那些曾经对此抱有怀疑态度的人,都已经在实际行动上接纳了AI工具的普及。面对这个大趋势,人们既有理由感到欣喜,也有理由感到担忧。喜的是,在应用层面上,人类开发出来的AI终于不再是少数人的“玩具”,而成为好用、易用、人人可用的生产力工具;忧的则是,AI被如此广泛地使用,尤其是在年轻学生之间流行,是否会影响人类自身的思考力与创造力,让使用者在懒散中“退化”?
AI工具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因此,相关产业的进步与成功,当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担忧就是“杞人忧天”。事实上,早在ChatGPT流行之初,其功能还不那么强大时,就有多所国际一流高校禁止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使用其功能,当时还有人认为这些学校是“老古板”。但后来,学生滥用AI工具做作业、做项目等行为,确实对高等教育秩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于是大多数学校都开始着手对学生使用AI工具加以规范。如今,随着中国本土AI产业的发展,中国高校学生也逐渐赶上了AI大潮,如何使其正面价值最大化,而抑制其负面效果,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此,光明网发表评论员文章加以剖析,在标题中便旗帜鲜明地指出:《超八成受访大学生曾使用AI工具,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经到来》。文中写道:“很多事不会如此悲观,但也不会如此乐观。就像工业机器的出现,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能让人从此不工作了吗?当然不会。相反,社畜、打工人、996才是科技进步的另一重真相。AI的出现,大概率也不会让人停止思考,只是人们必须学会换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