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星期二, 5 8 月, 2025
首页 健康新闻 年輕人罹大腸癌機率增 醫點出1關鍵:吃太多這類食物

年輕人罹大腸癌機率增 醫點出1關鍵:吃太多這類食物

admin

高脂肪、紅肉與加工食品攝取過多,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會。(記者廖靜清/攝影)

年輕人罹患大腸癌有增加的趨勢,以台灣為例,大腸癌發生率居亞洲第一,遠高於鄰近的日本、南韓,台灣基隆長庚胃腸科主治醫師錢政弘表示,大腸癌是吃出來的病,民眾飲食西化,多肉少纖維是罹癌關鍵。

錢政弘表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都會影響腸道菌群的失衡、壞菌增生。尤其,年輕人喜愛漢堡、薯條、披薩,這類高脂肪、紅肉與加工食品攝取過多,也會破壞腸道菌叢,過多的壞菌會對腸胃道產生負面影響,導致便祕、腹瀉、腸躁症、腸道發炎等,甚至大腸直腸癌。

錢政弘以一名個案為例,年僅39歲的女性,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腹脹,半年內肚子大得像孕婦、大便稀軟不成形,以為只是吃太油而未加以留意。後來就診進行電腦斷層後,驚覺確診大腸癌,而且一發現就是晚期,降低五年存活率。

排便習慣改變、腹脹不適等問題時,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錢政弘提醒,排便模式超過二周有異常、交替出現腹痛或腹瀉、糞便細如鉛筆或感覺排不乾淨,應盡早就醫檢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近年來,45至49歲大腸癌發生率上升近1.5倍,40至44歲大腸癌發生率更是增加了1.7倍。

大腸癌過去多發生於50歲以上中高齡者,如今明顯年輕化,部分患者甚至年僅30多歲。錢政弘表示,年輕患者常因症狀不明顯,容易忽略腹痛、腹瀉、便祕、食欲不振等警訊,導致確診時多已進入中晚期,增加治療困難與死亡風險。

大腸癌該如何預防?錢政弘建議,可以從調整生活習慣以及定期健康檢查著手。飲食方面,應多攝取蔬菜水果、高纖食物,並少油少鹽、減少攝取紅肉及加工食品。另外,研究指出,飲用優酪乳與降低大腸癌發生率有正相關;優酪乳中的益生菌、乳酸菌可降低瘜肉形成、降低腸道發炎。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c) 2023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